我们都知道,银行的业务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成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和同业业务。其中,对公业务就是对企业开展的各种业务;对私业务也就是咱们说的零售业务,咱们平时存钱取钱,转账什么的。而同业业务就是针对其他银行及其非银金融机构而开展的业务。今天咱们着重来聊聊咱们同业业务之同业拆借。
首先咱们要清楚为什么要拆借?拆,拆东补西,借,借钱。合起来就是东边突然没钱了,然后临时找西边借点来用。那么,银行的拆借又是干啥的呢?
1、补充流动性。
相信稍微关注金融的读者都知道,银行到季末或年末都有资金紧张的时候。钱荒不仅仅是发生挤兑,当货币收紧时,银行的流动性同样会紧张。银行此时最直接快速的应对 *** 就是通过同业拆借来缓解流动性压力。比如A银行放贷较多,但不巧遇到年底流动性紧张,为了缓解运营资金压力,就向B银行借几个亿来。通常,这种拆借是短期的,以SHIBOR为例,通常期限分别为是隔夜(O/N),1周(1W),2周(2W),1个月(1M),3个月(3M),6个月(6M),9个月(9M),1年(1Y)。
2、调整资金头寸。
银行在资金运转正常的情况下,由于资金到期期限不同,存在资金错配情况,这时也可以通过拆借来进行头寸调剂,以弥补短期头寸缺口。啥意思呢?比如A银行吸纳了一笔1年期的定存10万块,但为了赚更多利差,A银行马上拿它向外发放了2年期的贷款,因为期限越长,贷款利率越高嘛!这样的话,等1年后储户的定存到期取现时,银行就可以向B银行临时借10万块还给储户。
3、主动性管理
由于市场上资金价格存在波动,银行同样可以通过拆借来套利。拆借利率低时向同业借入钱用于放贷或投资,价格高时再贷出暂时闲置的钱。这不仅是出于提高收益率的考虑,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负债成本,因为存款就是银行的负债。
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主要以银行线上业务为主,银行间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是各类债券和资金,其中债券又包括利率债和信用债等。以线上为主的同业拆借则主要是以你手中的债券去抵押来进行拆借,抵押率则根据抵押的债券种类而异。
而线下拆借就比较灵活了,可以是通过购买同业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标准或非标准化债权等等来进行拆借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推特上的推文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被实时用来评估大流行病、战争或自然灾害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的粮食短缺。 他们发现,在COVID-19大流行的早期,在美国某些州,表达愤怒、厌恶或恐惧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推文与实际的食品不足密切相关。研究人员...
Vice 报道称,在最近一次行动中,乌克兰安全局(SBU)声称抓获了一名在乌境内为俄军提供通信服务的黑客。在当天上午 10 点发布的推文和电报消息中,SBU 分享了本次行动的诸多细节。尽管尚未得到另一独立消息源的证实,但我们已经看到了面部打码的黑客、以及所谓的通信系统照片。 电报帖子指出,黑客...
在俄乌冲突于 2 月下旬爆发后,许多西方国家都颁布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令。然而漏洞赏金平台 HackerOne 的做法,却让不少乌克兰安全研究人员也感到寒心。多位乌克兰黑客与研究人员在 Twitter 上控诉,HackerOne 正在阻止他们提取漏洞赏金,甚至有人被截留了数千美元。 由 Hacker...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流行的包管理器中已经揭露多个安全漏洞,如果被潜在黑客利用,可能被滥用来运行任意代码和访问敏感信息,包括受感染设备的源代码和访问令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漏洞要求目标开发人员同时处理一个受影响的软件包管理器和一个恶意软件包。 So...
在周一发布的联合公告中,美国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联邦调查局(FBI)和财政部指出 —— 被称作 Lazarus Group 的黑客组织,正在使用被植入木马的加密货币应用程序,向区块链行业的各个组织发起攻击。据说受害者中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风投、持有大量加密货币 / 非同质化代币(NFT...
据报道,日前,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遭到一系列黑客攻击,而网络安全人员在调查中,把目标锁定在了英国英格兰牛津一位16岁少年。四名网络安全专家目前正代表微软等被攻击公司展开调查,对名为“Lapsus$”的黑客组织进行调查,专家们判断,上述16岁少年是这个黑客组织的主谋。 这个黑客组织过去进行了多次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