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制裁中国,日本在想什么?
3月23日,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官房长官加藤胜信表示:对中国新疆的人权问题十分忧虑,日本将要求中国向国际社会进行说明,同时,还将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以促进事态的解决。但是,在被问及日本是否会与欧盟各国一起对中国实施制裁时,加藤胜信则表示:作为经济制裁法律依据之一的“外汇及外国贸易法”中并没有规定“人权问题可以作为直接或者明确的制裁理由”,而日本现阶段并不具备可以对他国的人权侵害进行制裁的法律架构。
《读卖新闻》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对中国制裁的情况后,评论说:在人权问题方面,欧美各国联手向中国施加压力的态势已经形成。3月22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外长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将团结一致,继续追究中国的人权侵害问题”,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22日的记者会见中,提及日本没有参加此次对中国的制裁行动时表示:“美国不会对日本的决定进行干涉”,体现了对日本判断的尊重。日本 *** 虽然对“制裁”十分慎重,但是,今后会密切注视美国和欧盟的动向,随时商讨应对的方针。
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于3月15日踏上前往亚洲的行程,一路行色匆匆,再三复述着批判中国的词句,张口闭口香港新疆,俨然一副捍卫人权的圣人形象,而同一时间,总统拜登却不得不为人权问题奔波,拖着老弱的身躯,踉跄着爬上飞机,赶往发生枪击的亚特兰大。内忧外患之中,阿拉斯加的“争吵”让美国有了一种雪上加霜的焦急,此一番制裁“大合唱”,声音自然足够响亮,却也是权威失去后的歇斯底里,是技穷后的全力一搏,从容尽失。
日本人奸猾,不参加制裁以法律不完备为借口,但是,恐怕这一不完善的法律会一直不完美下去。因为,日本可以在政治上、在军事上跟随美国,但是,经济上如若参与了制裁,战后一贯以“政经分离”为更高理念的日本国怕就要垮台,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加强同盟伙伴合作”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吃饭是大事。马克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欧盟也好,英国也罢,一切把人权问题政治化的人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利益。逐利者必有软肋,花时间各个击破就好。中国弱了一百多年,而今翻身,必得有个过程,譬如人生,一切都是体验。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许多组织机构纷纷颁布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将制裁的范围无限扩大,显然并不是声援乌克兰的最佳途径。开放源码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组织指出:尽管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只是在运行时显示反战或亲乌克兰的信息,但还是有个别项目的维护者...
我们已经习惯了来自俄罗斯的大量网络攻击,但在乌克兰被入侵后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转变,3月份70%的网络攻击反过来都是针对俄罗斯的。Atlas VPN的研究显示,还有19%的攻击是针对乌克兰的。美国是第三大目标,但国际局势让针对该国的攻击只占总数的5%。 3月5日,随着匿名黑客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全面的网络...
微软最近对Windows Defender的排除权限进行了更新,没有管理员权限就无法查看排除的文件夹和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威胁者往往会利用这一信息在这种被排除的目录中提供恶意软件的载荷,以绕过防御者的扫描。 然而,这可能无法阻止ZeroFox最近发现的一个名为Kraken的新僵尸网络。这...
Google和IBM在参加白宫关于开源安全问题的会议后,敦促科技组织联合起来,确定关键的开源项目。这次会议由白宫网络安全领导人Anne Neuberger领导,与会者包括Apache、Google、苹果、亚马逊、IBM、微软、Meta、Linux和Oracle等组织的官员,以及国防部和网络安全与基础...
现在已经打了补丁的Pegasus iPhone攻击是近年来看到的最复杂的攻击之一。在研究了多次成为头条新闻的iMessage安全漏洞后,来自Project Zero的Google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技术上最复杂的漏洞之一”。 他们称,NSO集团的工具在复杂程度上跟民族国家间谍工具不相上下。而NSO...
近日,欧洲刑警组织发布了其首份深度伪造研究报告–《面对现实?执法和深度伪造的挑战》(Facing reality? Law enforcement and the challenge of deepfakes),这是欧洲刑警组织创新实验室就新兴技术的风险、威胁和机遇等方面技术发展研究形成的报告。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