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君,公司作为法人如果偷税漏税的话是免不了处罚的,通常情况下会对单位作出处罚罚金的决定,但是对于直接责任的人员则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跟您详细讲述关于公司偷税漏税的处罚有哪些的问题。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跟您详细介绍的公司偷税漏税的处罚有哪些的问题
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君,公司作为法人如果偷税漏税的话是免不了处罚的,通常情况下会对单位作出处罚罚金的决定,但是对于直接责任的人员则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跟您详细讲述关于公司偷税漏税的处罚有哪些的问题。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跟您详细介绍的公司偷税漏税的处罚有哪些的问题
偷税对企业造成的后果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触犯以下任何一条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处罚金。
(1)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
(2)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以上情况,同时符合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2、对于多次犯有前两两条行为的企业,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3、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领导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4、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偷税漏税30万判几年(偷税漏税1000万怎么处罚)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跟您详细讲述的关于
有之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SSLPing 是一款相当实用的工具,在注册并添加了你的服务器后,它就会帮助检查证书、协议、密码和已知漏洞。从 SSL v3 到 TLS 1.2,对于一些大型服务提供商来说,如果未能在证书到期前妥善处理,后续的影响还是相当难以规避的。然而近日,这款免费工具的创作者正在发出寻求帮助的讯号。 (来自:...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将该 APT 组织追踪为 UNC3524,并强调在某些情况下,该组织可以对受害者环境进行超过 18 个月的访问,展示了其 “先进 “的隐匿能力。 在每一个 UNC3524 受害者环境中,攻击者都会针对一个子集的邮箱,集中其注意力在执行团队和从事企业发展、兼并和收购的员工或 IT 安...
有使用LastPass的用户报告说,有多人试图使用正确的主密码从不同地点登录,表明该公司可能存在数据泄露。Hacker News论坛的多名用户报告称他们的LastPass的主密码似乎被泄露了。 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密码是如何泄露的,但在用户中已经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情形。 大多数报告似乎来自拥有过时的Las...
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公司(Medtronic)已召回其部分胰岛素泵使用的遥控器,因为这些遥控器存在严重的漏洞,可能导致患者受伤或死亡。 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来改变胰岛素泵提供给病人的剂量。 “MiniMed™远程控制器使用无线射频(RF)与胰岛素泵通信,可以在不按任何胰岛素泵按钮的情况下将一定量的胰岛...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通过MSI安装程序分发的新版本的Jupyter infostealer。 2020年11月,Morphisec的研究人员发现,威胁者一直在使用.Net infostealer(记为Jupyter),从受害者那里窃取信息。 恶意软件Jupyter能够从多个应用程序收集数据,包...
在一份公共服务公告中,联邦调查局透露,与SIM卡替换有关的犯罪行为有惊人的增长,在2021年给美国公众造成了价值超过6800万美元的损失。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其在线账户的访问和恢复与电话号码绑定为2FA(二次验证),攻击者通过恶意挂失SIM卡,并将所有数据如电话、恢复短信和OTP转移到他们选择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