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头有一些闲钱,很多人更愿意存银行,因为存银行最安全,同时有稳定的利息,需要的时候取出来更方便。如果有10万闲钱存在银行,十年后你会得到多少利息?想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息,需要注意什么?
00-1010首先,银行存款没有10年期的,最长期限只有5年。5年期存款基本上是利率更高的存款。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都这样,有些银行的5年期存款可能还不如3年期存款。
反正你要找利率更高的存款,只能在五年期存款里找。如果是五年期存款,十年只需要存两次。首期10万存款一年更高利息4000元左右,5年利息2万元。
在存第二期的时候,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只存本金不存利息,一种是本息都存。如果只存本金,同样的存款利率下,利息还是20000元;如果本息都存,不改变存款利率,利息为24000元。
按照这种方式存,10万存十年的利息就是4―4.4万元左右。
把所有的钱存成五年期的存款,这被认为是固定利率存款中利率更高的存款方式。利率更低的存款方式是整个存续期。按照活期存款0.35%的基准利率计算,即使每年存入利息,10万元存10年的利息也不会超过3600元。不到五年期存款利息的十分之一。
除了有存续期和5年期的存款,如果还有很多其他期限,也可以将各种期限的存款组合起来。但是无论怎么存,利息都是介于5年期存款利息和生存期限利息之间的。
另外,还有一种利率不固定的存款,那就是结构性存款。
因为结构性存款的利率不是固定的,所以能拿到多少利息很难说。对于部分结构性存款,预计更高收益率可达5%-6%,甚至7%-8%,但最终能否获得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预期收益率更低的结构性存款也接近于零。
如果能获得5%-6%的回报,10万元十年更低利息5万元,更高利息接近8万元,比5年期存款强多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确定性太强。
00-1010首先,就是在存钱的时候注意要办理自动转存。,因为如果你打算存十年,即使你存五年,你也会得到两份存款。如果你存一年,你会得到十倍的存款。每次存款到期后,很难说你是否记得或者有时间去银行续存。
如果你不记得或者没有时间续存,到期的存款会转为活期存款而不自动转存,这显然会大大降低最终的存款利息。只要有自动转存,存款到期后即使没有续存,银行也会自动续存另一期。
如果其次,就是尽量把每期的利息都继续存入银行。把每期的利息都存在银行里,就可以实现利息滚动,利息明显多于剩余本金的利息。比如顶部的5年期存款,本息比仅剩的本息多了4000元。
再次,如果是存结构性存款,还得搞清楚想要拿到高收益的条件.虽然有些结构性存款显示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实际上很难拿到。如果条件太苛刻,就不需要押金。不如存收益率低但容易变现的结构性存款。
另外,结构性存款是不能自动转存的,想转存只能手动操作,所以一定要记住存款的到期时间,因为如果不操作,也会转换成活期,两者利息差几倍甚至十几倍。
可见,10万元存银行十年有多少利息,取决于怎么存。
作者:龙晓琳/审核:赵茜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2021年6月,一个可能来自巴基斯坦的攻击者与一个针对感兴趣目标的后门攻击有关,该攻击使用了一种基于 windows 的远程访问木马,名为 CrimsonRAT。 Cisco Talos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与The Hacker New...
本周三,包括美国能源部(DOE)、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的多个机构,向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发出了严重的潜在攻击警报。近年来,某些持续威胁(APT)参与者创建了许多定制工具,并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SCADA)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事件中...
白俄罗斯政府被指控至少对欧洲的Ghostwriters攻击事件负有部分责任。虽然网络安全公司在涉及威胁集团的归属时通常会谨慎行事,但Mandiant表示,它有高度的信心认为Ghostwriter–同时跟UNC115活动也有关联–是一个可能代表该国政府的网络犯罪组织。 今年早些时候,在一架商业飞机被...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西班牙国家警察局(National Police ía Nacional)上周表示,该局捣毁了一个未命名的网络犯罪组织,并逮捕了8名涉嫌与一系列以金融欺诈为目的的 SIM 卡调换攻击有关的罪犯。 犯罪团伙的嫌疑人伪装成银行和其他组织有信任力的代表,使用...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新的安卓银行木马通过官方的 Google Play Store 分发,安装量超过50,000次,其目的是针对56家欧洲银行,从受损的设备中获取敏感信息。 这款恶意软件被荷兰安全公司ThreatFabric命名为 Xenomorph,据说它与另...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苹果 Safari 15的 IndexedDB API 实现中放入的一个软件漏洞可能被恶意网站利用,以追踪用户在网络浏览器中的在线活动,更糟糕的是,它还可能泄露用户的身份。 2021年11月28日,防欺诈保护软件公司 Fingerprin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