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到COVID-19的影响,社区卫生中心疫苗注射应接不暇。然而,当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后,不免也开始对疫苗产生种种疑虑。下面尽可能把对疫苗的疑虑解释清楚,日后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恐怕有着不良影响。
身为现代人,的确无法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各式讯息,但可学习通过判断辨别事件的虚实,而不会任由舆论风向带着走。
1.媒体报导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应改名‘疑似不良事件’
只要有关疫苗安全的风吹草动,就会被拿来大做文章,媒体也是都先报了再说,等到最后确认跟疫苗无直接相关,澄清的报导却少之又少或是篇幅很小,难以被广为知晓,长久下来,难免影响大家对疫苗的信心。
疫苗安全要看时序性和因果,简单来说,在时序上有相关性,例如打完疫苗后发生症状,应该称为‘不良事件’,确定了因果关系,的确是由接种疫苗疫苗引起的,才称为‘不良反应’,前者是疑似,后者是确认,两者不该混为一谈,不良事件也绝不等于不良反应。
2.死疫苗在48小时内就有症状.超过时间就无直接相关
所有的疫苗大致可分成活的疫苗(活性减毒疫苗)和死的疫苗(非活化疫苗),死疫苗像是流感、肺炎链球菌疫苗等,打完后,很快就可能出现局部肿、痛和身体倦怠,症状很少超过48小时才发生;肺炎链球菌疫苗也是约有1%机率会在48小时内发烧,所以,超过48小时以后才出现的症状,大多跟死的疫苗无直接相关。
3.活疫苗通常不会立刻有反应.最快1周后才会出现症状
至于活疫苗像是M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卡介苗、水痘等,这类疫苗就像病毒进入人体,会有潜伏期,所以,症状通常较晚发生,MMR可能在打完的1周后才会出现发烧症状,此外,也有少数血小板低下症;水痘则通常是5~26天后才出现症状;依医嘱接种卡介苗可能出现腋下、颈部淋巴结肿胀,卡介苗不良反应平均发病年龄约为接种后6个月至2年。
4.疫苗安全讲实证.猝死等个案最后证实与疫苗无直接相关
疫苗安全性要讲求实证,而不是以单一个案以偏概全,就像有人突然猝死,如果他们之前刚好打疫苗,很多人就会把疫苗当成嫌疑犯,其实这对疫苗并不公平,因为很多事件都有可能碰巧一起或接续发生,当接种疫苗后,如果是身体本来就有的潜在问题爆发出来,怎能直接说是注射疫苗所导致的?
当年打新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事件几乎都不是由接种疫苗直接引起的,只是打疫苗与本身疾病发作的时间刚好重叠,造成错误印象,觉得疫苗不安全。
最后,流感疫苗接种后,有机会出现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风险,但不接种反而更容易因流感得重病、并发症等。
在攻破 NVIDIA 之后,嚣张的黑客组织 Lapsus$ 近日在 Telegram 上发出投票帖,通过投票结果来决定接下来公开哪家公司的数据。在投票选项中包括运营商 Vodafone 的源代码、Impresa 的源代码和数据库、MercadoLibre 和 MercadoPago 的数据库。投票...
伦敦的大都会警察局(MPS)进行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扣押,从一个涉嫌洗钱的人那里拿走了价值1.8亿英镑的加密货币。同时吗,美国司法部查封了与2016年Bitfinex黑客事件有关的价值36亿美元比特币,这是目前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或法币被盗资产的回收。 这些故事很重要,不仅因为它们允许对加...
位于乌克兰的Setapp开发商MacPaw已经创建了一个Mac应用程序,供用户了解他们的数据是否被保存在俄罗斯服务器上,依照该国法律可以被当局读取。总部位于乌克兰基辅的MacPaw已经告诉用户,尽管俄罗斯入侵该国,但这家乌克兰公司开发的软件作品Setapp、CleanMyMac X等将继续提供支持。...
在现在跟黑客直接对抗之时,美国政府官员正在为另一个更长期的威胁做准备:攻击者现在正在收集敏感的加密数据并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将其解锁。这种威胁来自于量子计算机,它的工作方式跟我们今天使用的经典计算机非常不同。 它们使用的不是由1和0组成的传统比特,而是可以同时代表不同数值的量子比特。量子计算...
为应对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勒索软件攻击,越来越多的企业 IT 高管和员工,已经收到了专业人士的相关安全建议。Hitachi ID 刚刚公布了针对北美企业的最新调查报告,其中强调了内外部的 IT 安全措施需求。可知有 6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被黑客接近,试图引诱他们参与谋划针对自家企业的勒索软件攻击。...
英国政府拟议中的一项措施将迫使科技公司开发工具,让用户过滤掉任何被认为 “合法但有害”的材料。这些新措施被添加到英国即将出台的《网络安全法案》中,该法案将强制要求数字平台承担起保护用户免受有害内容影响的责任。 根据英国政府周五宣布的新计划,Facebook、Google和Twitter等科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