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这既是一种制造业的缺憾,反过来或许亦是互联网的机会。无论如何,解决小微制造企业的痛点,不止于社会经济意义,亦或是互联网企业服务的新蓝海。
“力不从心”,三大痛点制约小微制造行业产业升级
说小微制造业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是不公允的,但多数时候,它们都面临一己之力解决不了痛点,“力不从心”是更好的写照。
1、推动不了的内部运营
以小微制衣企业为例,在大品牌挤压下,小制衣企业近年风靡“定制化”,通过小而美来赢取自己的市场空间,江浙一带的麦悌定制、常熟国美服装等都是如此。
但是,原本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就十分粗放,杀入定制化业务,又叠加了生产周期长、人员需求更多、生产成本高、非标准化而难以规模化等诸多问题,新旧问题一起出现,内部运营的效率难以推动。
2、望洋兴叹的外部推广
小微制造业本就处于市场的弱势,既没有传统渠道的优势,也无法在新兴电商渠道赢得优先,砸钱推广的资源能力又十分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广告效应。
在这个处处都是传播机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微制造业却只能望洋兴叹无处着手,沦为小众市场玩家,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且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定制化的服装制造厂商来说,它们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潜在客户,数据化积累的过程十分缓慢,“量体裁衣”还是一件依靠旧 *** 的事,这意味着即便有较强的制造业技能水平,也无法更好地契合市场,赢得口碑,这对那些技术见长的小微制衣十分不友好。
3、难以招架的竞争冲击
消费升级已经成为时代大趋势,它本质上也是一种产业倒逼的行为,对制造端而言,谁能够顺应消费发展的趋势,谁也就更能够抢占市场的先机。对小微制造企业而言,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机会在于消费升级打破了原有的消费秩序,给予小微制造更多市场可能,挑战则是大型制造企业往往更具备市场洞察的能力,更能够提前预判市场做出产品和市场推广的布局。
消费升级对小微制造的影响可能是一个“非生即死”的事:颠覆旧有秩序活得更好,或者被传统大佬进一步挤压生存空间。目前来看,如果缺乏外力支持,小微制造面临后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整体解决方案或是小微制造企业的“出口”
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制造业走出这种困局的方式,从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以及某些行业会议的举办来看,答案或是从外部打破的第三方整体式的解决方案。
例如,2017年由用友畅捷通联合阿里云等举办的GICC全球小微企业创新大会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该大会预计今年8月8日将例行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并宣称会议规模要到达18000人。而举办者畅捷通等一贯都在强调整体解决方案的输出,这或许反映了小微制造走出痛点的“出口”所在。
1、云端化管理系统一站式解决内部运营问题
小微制造一边要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但同时内部运营仍然是人工传递为主、冗杂繁复的业务流程,这明显是不匹配的。
不确定性是当下小微制造面临的更大环境特点,只有充分弹性的组织才能应对外部的冲击。例如,通过尝试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畅捷通的“智公司”整体解决方案,麦悌定制或可完成由小工厂到互联网定制平台的转变,摇身一变成为新潮定制服装品牌,与互联网商业模式接轨,也就有了与时代对话、与大型制造企业拼市场的权利。
这背后,是内部运营的云端化再造,用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式彻底优化和移植传统管理体系。
2、大数据帮助企业更了解自己的客户
小微制造,特别是小微制衣企业,依赖传统渠道和方式挖掘用户需求十分低效也不准确,尤其对定制化的用户而言,沟通身型信息也变成一件十分麻烦的事。
借助大数据技术,传统的小微企业或能一次实现两项价值:采集需求更简单、需求匹配更准确。同样是麦悌定制的案例,在畅捷通尝试赋能其成为“智公司”的过程中,一方面,其用户通过线下的移动设备和操作,由客户端直接进行自行拍照和简单基本信息输入,就能实现身型数据的输入,这一定程度优化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借助身型尺寸大数据系统,用户需求与系统内部的人体模型的形态可以进行匹配,能够自动化筛选出初步的尺寸数据模型,改变人工低效与高成本的问题。
基于此,小微制造有了更了解用户、更便捷地触达用户、解决用户需求的能力。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使用传统技术的企业,大数据加持后,小微制造可以都不再是“传统企业”。
3、“飞轮效应”让小微制造也能积累知识和滚动形成优势
过去,小微制造的经验积累依靠流程和所谓知识管理,一方面对核心人员个人水平十分依赖,存在人员变动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有些小微制造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应有的经验转化根本就没有推进。
本身研发经费就投入不太充足,缺乏知识累计本质更是一种对弥足珍贵知识的浪费。而大数据+AI的引入,甚至可以让小微制造也能滚动积累自己的知识并形成“飞轮效应”:知识越滚越多,最终形成无法抑制的竞争势能。
随着客户数据、产品数据的不断叠加,大数据系统让麦悌定制可以对系统数据不断更新,快速制定出针对性的销售策略,既有技术优势累加,更有市场应对能力的提升。这在过去传统玩法中可能是不敢想象的。
总而言之,以“智公司”解决方案为代表,围绕小微企业的赋能在互联网喧嚣中悄然进行,大数据+AI再造人货场的转型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在互联网热点之外,小微制造企业及其服务商们也值得关注,这其中我们看到GICC尝试让小微制造跟上云计算、大数据及AI的脚步得到了认可,因为,回归实体经济成为共识,小微制造没有任何理由被互联网大时代所抛下。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
4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5《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6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7“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8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许多组织机构纷纷颁布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将制裁的范围无限扩大,显然并不是声援乌克兰的最佳途径。开放源码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组织指出:尽管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只是在运行时显示反战或亲乌克兰的信息,但还是有个别项目的维护者...
作为加拿大“自由车队”卡车司机抗议活动的首选筹款平台,GiveSendGo 刚因遭遇黑客攻击而下线。有关捐赠者的泄露信息,也正在网络上传播。Daily Dot 记者 Mikael Thalen 指出:周日晚间,该网站域名被重定向到了 GiveSendGone[.]wtf,并且不断重播《冰雪奇缘》的一...
据调查,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英国国家卫生系统(NHS)的100多名员工的工作电子邮件帐户被多次用于网络钓鱼活动,其中一些活动旨在窃取Microsoft登录信息。在劫持合法的NHS电子邮件帐户后,这些攻击者于去年10月开始使用它们,并至少在今年4月之前将其继续用于网络钓鱼活动。据电子邮件安全INKY的...
近日,欧洲刑警组织发布了其首份深度伪造研究报告–《面对现实?执法和深度伪造的挑战》(Facing reality? Law enforcement and the challenge of deepfakes),这是欧洲刑警组织创新实验室就新兴技术的风险、威胁和机遇等方面技术发展研究形成的报告。该报...
时间已正式迈入 2022 年,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表示在过去一年中与加密货币有关的犯罪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非法地址获得了惊人的 140 亿美元。收到的绝大部分资金是通过诈骗、盗窃和暗网市场获得的,而另一个不断增长的被盗资金来源则是赎金。 非法资金从 2020 年的 78 亿美...
微软透露,它已经控制了由一个与俄罗斯有联系的黑客实体(称为Strontium)控制的七个互联网域名。据该公司称,这些域名被用于对乌克兰机构的网络攻击,如新闻媒体组织以及美国和欧盟涉及外交政策的政府机构和智囊。 在微软于4月6日获得法院命令后,这些域名被查封。微软长期以来一直在对付Stron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