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付费”是机会么:所谓“知识付费”,其实如果对标到过往的商业世界中,会涉及到“出版、教育、传媒”三大行业——在传统世界里,这三大产业都是实实在在靠“内容”和“知识输出”在挣钱的。2017 年 3 月,罗振宇在那次宣布罗辑思维改版的闭门会议上,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这一轮“内容付费”和“知识付费”’,本质上是我们原有的教育、出版、传媒三大产业之间的边界和逻辑发生松动之后所出现的一个机会。
二、知识付费会成为一部分人的噩梦:上面其实说到了,新时代的内容产品,可能需要去适配新的用户使用场景和习惯。这当中,可能包括用户的购买、使用、交互等逻辑都需要去彻底重构。
就像,把传统的线下课程直接录下来放网上就想卖钱这个事,注定是行不通的,这个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在在线教育领域被无数次验证过了。所以,想要拥抱这一波“内容付费”,你可能首先需要具备“线上”环境下的内容产品设计能力。
逻辑上,一定会有一些传统的内容工作者因为不够熟悉在线产品的逻辑和特性,没有能力设计出来新的“内容产品”而慢慢被淘汰。而另一些原本就是互联网出身,又正好懂内容的人,则可能更容易抓住这个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逻辑:传统内容产业在产品流通和分发方面所长期依赖的某些关键“渠道”也正在发生松动。这里要再次引用我在《运营之光》里提及的一张图:可以看到,在过去,我们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分发模式都是高度“中心化”的,信息的传播和流通高度依赖于关键节点,这件事在传统内容产业内也是一样的逻辑。但现在,形势却出现了很多变化。
简而言之,在社会化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和分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分布式”的情况,每一个用户个体都在这个时代被“赋能”,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朋友圈、群组、知乎等社会化媒体来获取信息,而不再一味依赖于“核心渠道”。换句话讲,原有的“核心渠道”,价值正在不断被削弱,就像现在看电视新闻和看门户网站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是一样的道理。于是,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时候能否撬动大量用户为你背书,才会成为成败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抓住这波“知识付费”的机会:其实上面第二个问题已经隐隐给出了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方向:内容产品化和运营,将会是这一波“内容付费”浪潮中至关重要的两种能力。下面我会分别展开来具体讲讲。所谓的内容产品化,说起来轻松,其实真的还挺不容易的。
我理解的“内容产品化”应该是:把内容当做一个你跟用户互动的手段,通过内容带给用户某种特定的体验,或帮助用户实现特定的目的。这当中,用户在观看体验你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都是需要你来控制和影响的,而绝对不是一个视频放上去,你爱看不看这样的感觉。
前面已经提到了,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能力撬动用户力量的人,会有更大概率能够在这一波“内容付费”浪潮下获得收益。而能否撬动“用户的力量”,在我看来,核心就取决于运营。
请注意,我们提到的是“运营”,而不是“推广”或“营销”,这几件事可能是非常不同的。前面已经提到,在这个时代,用户个体的话语权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因而,你更好要先能够撬动“用户的力量”,才会让走得更坚实,更何况是“内容”这种本身就高度依赖于用户个体认可、背书和传播才能获得成功的产品。
Bleeping Computer 网站披露,网络安全分析师发现 GoDaddy 管理服务器上托管的部分 WordPress 网站,被部署了大量后门,所有网站都具有相同的后门有效载荷。 据悉,这次网络攻击可能影响到许多互联网服务经销商,已知的包括 MediaTemple、tsoHost、123Re...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观察,一个利益熏心的黑客正在部署一个全新的针对 Oracle Solaris 系统的 rootkit,目的是ATM机网络,并在不同银行使用伪造的卡进行未经授权的现金提款。 威胁情报和事件应急公司 Mandiant 正在追踪名为 UNC2891的组织,...
在周四的一份网络安全公告中,育碧(Ubisoft)证实该公司在上周遭遇了一起“网络安全事件”。尽管攻击尝试似乎未能造成破坏,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育碧还是采取了全公司范围内的密码重置措施,以防发生其它意外。在此期间,育碧暂停了部分服务,但坚称没有玩家数据受到损害。截止发稿时,该公司旗下所有游戏和服...
位于乌克兰的Setapp开发商MacPaw已经创建了一个Mac应用程序,供用户了解他们的数据是否被保存在俄罗斯服务器上,依照该国法律可以被当局读取。总部位于乌克兰基辅的MacPaw已经告诉用户,尽管俄罗斯入侵该国,但这家乌克兰公司开发的软件作品Setapp、CleanMyMac X等将继续提供支持。...
在周四凌晨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加密货币交易所Crypto.com承认,在1月17日发生黑客攻击后,该公司损失了远远超过3000万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事件发生后,该公司被批评一直围绕网络安全问题对外模糊沟通,昨天才由首席执行官Kris Marszalek正式确认。 新的博客文章说,未经授权的提款总...
尽管开源项目有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特性,但也难防有人使坏。Bleeping Computer 报道称:近日一位开发者似乎故意破坏了 GitHub 和软件注册 npm 上的一对开源库(faker.js 和 colors.js)。由于成千上万的用户依赖这些库,本次恶意更新导致所有相关项目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