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的国内经济数据很是惨淡,而受到影响更大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大量的小微企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超过4200万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对就业作用极大,但是这些企业所获得的融资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更大短板。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解决提供了更佳的路径,比如P2P或P2B,都能够通过 *** 将投资人与借款人联系起来,以成本很低的方式实现资金的流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创造力。
同样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P2P与P2B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由此带来了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说,P2P指的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客户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资金借出的投资人 ,另一个是需要贷款的借款人。P2B可以算是P2P的升级版,是指person-to-business,个人对中小微企业的一种贷款模式。
在国内,P2B比P2P还推出的晚,成长的速度也慢,但比P2P更稳健,对于追逐高收益但不愿意承担太高风险的投资人更为合适。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P2B企业主要有芒果金融、鑫台汇、PPmoney、爱投资等等。
简单的对比P2P和P2B,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几个不同,值得投资人考虑:
1、贷款对象差异,P2P针对个人,而P2B针对法人企业
顾名思义,P2P贷款对象往往是个人,即便是企业,也几乎都是个人或家庭作坊式的微型企业,也并不要求提供实物担保,虽然灵活,但风险却极大。P2B平台正是基于P2P的难题进行改造发展而来,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再小也都是法人,能够提供详细资料供审核通过,也会通过资产(不动产/股权)抵押来减弱风险。
2、担保方式不同,P2B担保企业往往比P2B更有实力
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国内的P2P平台只是中介单位,不能提供资金,也不能为投资人提供担保,以此来避免出现连锁反应,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可是,如果没有担保,投资人对P2P的信心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在实际上,一般的P2P平台还是会提供变相的平台自身担保兜底,个别企业会引入第三方做担。不管是P2P的股东来担保还是找第三方,其担保能力实际上并不强,因此对平台的风控团队能力要求极高,否则难以控制好坏账率,不是一般的平台能够做到,由此也造成了很多P2P平台在运营中出现问题,造成了大量跑路现象,让投资人欲哭无泪。
与之相对,P2B平台一般都有着更为专业的风控能力,会引进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担保机构做本息的保证,在资金的操作上也更为透明规范。如芒果金融,资料显示其由央企、上市公司、全国资担保公司等组成的担保机构为投资人进行全额本息担保,,担保机构还会对于借款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征信评定、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等工作后,再经手平台发布借款需求,风险比简单的 *** 上的信用评估要强很多。
3、审核方式不同,P2P在线上,P2B从线上到线下
互联网更大的特点就是低成本和高效率,因此,大量的P2P平台在审核借款人信用的时候都只能依靠 *** 上的信用评价,可这种信用评价所使用的数据往往并不全面,也很难准确的覆盖到所有的借款人,造成后期的资金风险。
P2B平台的诞生就是为了改善P2P们的风险,这些P2B平台往往与大的风险控制单位有紧密联系,能够更大程度的使用线上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还可以进行必要的线下审核,甚至去进行实地考察,由此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4、P2P的收益要高于P2B,但P2P的风险明显高于P2B
在实际投资收益过程中,P2B的收益率会比P2B平台要高,一般来说,目前P2P收益率在15%左右,个别甚至有的会超过20%,而大多数P2B的收益率只有10%左右,相比之下,P2B与P2B逊色不少。
可是,风险与收益是相伴而生的,P2P理财产品在让投资人心动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底,全国共出现195家问题平台,自2014年起,跑路平台已超过50家。相比之下,至今还未有P2B平台出现跑路问题,安全性比P2B高出不少。
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贡献更大的动力,但眼花缭乱的平台也滋生了不少新问题,投资者在期望高收益的同时更不可忽视不同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否则换来的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还是那句话,平台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
尽管苹果一直在警告侧载应用程序的危险性,并坚持对上架 App Store 的应用展开严格的审查。但由于 TestFlight 和 WebClips 这两项功能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开发者正在积极利用这两大“官方漏洞”。比如欺诈者可忽悠 iPhone / iPad 用户侧带有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进...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员发现,黑客滥用高影响反射/放大方法,实施长达14小时的持续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放大率达到了破纪录的4294967296倍。 这种攻击载体被称为 TP240PhoneHome (CVE-2022-26143) ,已经被武器化,可以...
Hackernews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企业网络间谍黑客组织在消失了7个月后重新浮出水面,今年它针对4家公司进行新入侵行动,其中包括俄罗斯最大的批发商店之一,同时对其工具集进行了战术性改进,以试图阻挠分析。 Group-IB 的伊万 · 皮萨列夫说: “在每一次攻击中,攻击者都展示了广泛的...
当地时间5月6日,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表示已经将该公司大约9.5万名客户的个人信息数据泄露事件通报给加拿大的隐私监管机构。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在致受影响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可能已被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 宜家加拿大公司已通知加拿大隐私专员,因为有95...
Wormhole Portal 刚刚遭遇了“桥梁”漏洞攻击,导致该加密货币平台损失了相当于 3.228 亿美元的 ETH 和 SOL 。问题源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缺陷,别有用心的攻击者可借此将一款加密货币转换成另一种并跑路。 攻击后,失窃的加密货币资产已缩水至 2.94 亿美元。虽然...
据外媒报道,隶属于Cozy Bear组织的俄罗斯国家黑客是上周针对Synnex的网络攻击的幕后策划者。Synnex是一家为美共和党全国委员会(RNC)提供IT服务的承包商。这次攻击可能泄露了该组织的信息。RNC一位发言人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虽然否认了该组织的系统遭到黑客攻击,但证实其IT供应商之一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