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晴热天气。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移向低纬,本气候区西风带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同时因西风从冬季较温暖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吹来,气候温和湿润。
副热带高压的单体来说,东部和西部的大气铅直运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高压的东部,下沉运动特别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造成很强的下沉逆温,称为信风逆温。
这种强逆温的层结非常稳定(见大气静力稳定度,抑制了铅直对流的发展,使天气持续晴好,形成了副热带大陆西岸的干燥气候带〔见地中海(型)气候〕。在高压的西部,下沉气流和逆温都比较弱,使低层辐合上升的暖湿空气,易于冲破逆温层而形成对流,故多雷阵雨天气。
扩展资料
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分布还具有广泛性,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副热带高压的东部是强烈的下沉运动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所控制地区会出现持续性的晴热天气。
而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是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随着季节的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
从1月到7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从7月到1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
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约位于南、北纬30度附近。此高压带是盛行西风带和东风带的分界,其高纬一侧是西风带。
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在其西北一侧是西南气流治跃区(通带雨区)。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压,通常把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称为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气温0℃~5℃,夏季25~30℃。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更大月降水量是最小月降水量的3倍以上。
副热带高压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
东部和西部的大气铅直运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高压的东部,下沉运动特别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造成很强的下沉逆温,称为信风逆温。这种强逆温的层结非常稳定,抑制了垂直对流的发展,使天气持续晴好,形成了副热带大陆西岸的干燥气候带。
而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是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
扩展资料: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移向低纬,本气候区西风带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同时因西风从冬季较温暖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吹来,气候温和湿润。
位于副热带地区(纬度约为20°~30°)的高压系统。它呈椭圆形,其长轴大致同纬圈平行,是具暖性的动力系统,一般在700百帕和500百帕等压面图上最明显,属行星尺度系统(见天气系统)。
副热带高压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角动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副热带高压主要位于大洋上,常年存在,按不同的地理位置,分别称为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南太平洋高压、南大西洋高压和南印度洋高压。
由于这些高压环绕整个副热带地区,故统称为副热带高压带。有时,副热带高压还可分裂为更小的高压单体,有的小单体也可以位于大陆上。冬季位于南海地区的单体,称为南海高压。
特征:副热带高压带的主要成因是动力的作用(见急流),其高压脊线(等压线或等高线反气旋曲率更大处的连线)处于哈得来经圈环流和费雷尔经圈环流(见大气环流)的下沉气流区,天气多晴朗。
相传从大西洋运马往西印度群岛的帆船,进入副热带高压所在的纬度时,接连几周平静无风,无法航行,终因水和粮食用尽,不得不将马匹投入海中,故欧美各国常用马纬度作为副热带高压的同义词。
就副热带高压的单体来说,东部和西部的大气铅直运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高压的东部,下沉运动特别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造成很强的下沉逆温,称为信风逆温。这种强逆温的层结非常稳定(见大气静力稳定度,抑制了铅直对流的发展,使天气持续晴好,形成了副热带大陆西岸的干燥气候带〔见地中海(型)气候〕。
在高压的西部,下沉气流和逆温都比较弱,使低层辐合上升的暖湿空气,易于冲破逆温层而形成对流,故多雷阵雨天气。
西太平洋高压、北太平洋高压,在夏季一般分为东、西两个大单体:位于西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西太平洋高压,位于东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脊线北侧的西风带中,气旋和锋面活动比较频繁,常产生阴雨或暴雨天气。
中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雨带,经常处于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的距离处。西太平洋高压脊线的季节性变化,和中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季节性位移相对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热带高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热带高气压带
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副热带高压广义上是活跃在全球北纬30°左右的大尺度大气环流系统的一部分,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其中影响我国夏季天气特征的叫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副热带高压是可以向南北移动的。5月,副热带高压位于20°N以南,此时是华南一带之一个汛期。5月下旬到6月中旬,副热带高压之一次北跳至华南一带,此时江南一带是梅雨季节。6月下旬到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继续向北移到江南一带,此时为黄淮雨季。7月中旬副热带高压继续北抬至黄淮一带,华北东北进入雨季。8月下旬,伴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南下,西北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减弱,脊线开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线之一次回撤到25°N附近,我国自北向南先后转为秋高气爽的天气。10月上旬副高脊线回撤到20°N以南地区,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南北移动。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则晴好,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干旱。
俄乌冲突进入第 3 周,一些非常规行为者继续针对俄罗斯国家支持的企业发起攻击,进行一连串的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而由俄罗斯国家控制的石油管道巨头 Transneft 无疑成为了重点攻击对象。 本周四,泄密托管网站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crets 发布了一个 79GB 的电子...
黑莓威胁情报(BlackBerry Threat Intelligence)团队刚刚发出警报 —— 一款自 2021 年 8 月存续至今的 LokiLocker 勒索软件,正在互联网上传播肆虐。据悉,该恶意软件采用了 AES + RSA 的加密方案,若用户拒绝在指定期限内支付赎金,它就会擦除其 PC...
上周,Chrome Security 团队的 Adrian Taylor,在一篇谷歌安全博客文章中解释了“为何在野外被利用的 CVE 漏洞似乎有所增加”。对于这种漏洞利用的可见性增长趋势,归咎于多个方面的因素。而谷歌旗下的 Project Zero 团队,也有对包括 WebKit、IE、Flash、...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广泛应用于 Windows、 Linux 和 Mac 环境的开源模块的维护者最近破坏了它的功能,以抗议乌克兰的战争,大众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与软件代码依赖相关的潜在的严重安全问题上。 Node-ipc 是一个用于进程间通信的 JavaScrip...
本周三,包括美国能源部(DOE)、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的多个机构,向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发出了严重的潜在攻击警报。近年来,某些持续威胁(APT)参与者创建了许多定制工具,并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SCADA)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事件中...
根据The Hacker News的报道,有三个高影响的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安全漏洞被公布,即CVE-2021-3970、CVE-2021-3971和CVE-2021-3972,已被发现它们会影响联想的各种设备,如联想Flex、IdeaPads和Yoga笔记本电脑。 最初,CVE-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