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搜集、阅读了一些冠县的历史资料,发现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竟然发生过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身为冠县人,活了半辈子,竟然才知道。阅读之余,整理了几篇冠县历史小常识,和所有冠县人及愿意了解冠县的朋友们共享。
《冠县人应该知道的冠县历史》(1)
——冠县的“冠”应该怎么读?
一
这些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冠县人介绍自己籍贯的时候,“冠”读一声。“你是哪里的啊?”,“俺是冠(guān)县地。”
外地人介绍我们的时候,“冠”读四声。“这位是冠(guàn)县来的朋友。。。”
当然,在正规的说普通话的场合,冠县的“冠”一直读四声。但我很疑惑,作为我们的籍贯,土生土长的冠县人还没有外地人读的准确吗?
我觉得有必要从我们冠县名字的起源来捋一捋,冠县的“冠”到底应该读几声。
二
《冠县志》记载,冠县自隋朝开皇六年建县。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开皇六年对照公元纪年是公元586年。581年北周皇帝禅位于杨坚,隋朝建立,年号开皇。586年隋文帝杨坚把毛州下属的馆陶县、清渊县各划出来一块,建立了一个新县,因其境内有春秋时期的冠氏邑而命名为冠氏县,沿着历史一路走来,元朝时改为冠州,明朝时改为冠县。
冠氏邑
而冠氏邑的来历有两个说法。
一个说是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官员专职负责 *** “冠”,也就是有身份的人戴的帽子。这个官员做“冠”做得非常好,深得晋侯赏识,就赐他姓冠,给了他一块封地,叫冠氏邑。
第二个说法是晋国有个规定,凡是立了战功的武将,晋侯就赐一顶“鶡冠”,其中一名武将英勇善战,得到的“鶡冠”最多,后来晋侯就赐他姓冠,赐封地冠氏邑。
鶡冠,又称武冠
三
上述两种说法都说明冠县的“冠”是跟帽子有关。
查字典可以知道,当“冠”字释义为帽子的时候,应该读一声“guān”。这么推论,冠县的“冠”应该读“guān”。
有的人也许会说,字典里“冠”字做姓氏时读四声“guàn”,冠氏邑中“冠”字做姓氏解释,应该读四声。
不错,字典里确实是这样。不过,我又查了一下资料,冠姓渊源有好多处,词意也有好几种,这里不详细说了。冠氏邑做为渊源之一,和那几个渊源的冠姓根本不是一家,也许本来也不是一个读音,只是后来做字典的时候,编辑把他们归在一起,统一一个音调,读“guàn”了吧。
反正我觉得咱们冠县人读的对,毕竟老祖宗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咱是“guān”县地!
近日,两位安全研究人员成功入侵了亿万富翁兼电影制片人 Jeffrey Katzenberg 的 Mac 计算机,意味着 macOS 设备并不能自动抵御网络威胁。虽然没有提到特定的 macOS 设备型号,深谙社会工程的 SocialProof Security 首席执行官 Rachel Tobac 还...
一款用于窃取 Facebook 登录凭证的恶意 Android 应用目前在 Google Play 商城上已经被安装超过 10 万次,而且该应用目前仍可下载(发稿时已下架)。这款恶意程序被伪装成“Craftsart Cartoon Photo Tools”卡通化应用,允许用户上传图片并将其转换为卡通...
据TechCrunch报道,美国政府通过悬赏1000万美元来寻找能够识别或定位黑客组织Sandworm成员的信息,从而加大了对六名俄罗斯情报官员的追捕力度。黑客组织Sandworm的成员为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GRU的一个部门工作–以对关键基础设施,包括食品供应和能源部门发起破坏性和毁灭性的网络攻击而闻...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几个月前,一队美国人在乌克兰各地寻找一种非常特殊的威胁。据悉,其中一些小组成员是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的士兵,其他人则是民用承包商和一些美国公司的雇员,他们帮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俄罗斯机构对乌克兰采取的网络攻击。 自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遇网络攻击进而导致基辅部分地区停...
Wormhole Portal 刚刚遭遇了“桥梁”漏洞攻击,导致该加密货币平台损失了相当于 3.228 亿美元的 ETH 和 SOL 。问题源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缺陷,别有用心的攻击者可借此将一款加密货币转换成另一种并跑路。 攻击后,失窃的加密货币资产已缩水至 2.94 亿美元。虽然...
Google 安全团队 Project Zero 近日分享了过去几年安全研究的统计数据,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团队共计报告了 376 个漏洞,期限为 90 天。其中 351 个(93.4%)已被修复,14 个(3.7%)被供应商标记为“WontFix”,11 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