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数都配备的有一个指南针功能。而且很多人在外出时可能都在经常使用,它可以给我们指出方向。那么,这个指南针到底准不准确呢,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回忆下真正的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大家也应该知道司南,这是古时候人们智慧的结晶。他们使用天然磁石磨制出一个类似勺子的形状,然后将其放置在一个光滑的盘子上。这个盘子上刻的有方位信息,利用磁铁可以指南的特点,然后就可以从盘子上找到正确的方向信息,这也是现代指南针的鼻祖。那为何磁铁可以指南呢?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高中物理中有介绍,我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原理:首先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南北极之间会存在一个磁场。地理北极正好是磁场的南极,而地理南极又是磁场的北极。所以小磁针(或者磁铁)在这个天然磁场中都会受到它的磁场力的作用发生偏转,于是就可以通过这个原理来判断南北方向了。
其实,手机上的指南针的原理也是上述原理。只不过是换成了霍尔元件,它是一种对磁场敏感的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个霍尔元件是通过霍尔效应制成的。这个其实高中物理也有介绍,我这里也就简单说一下大概原理:磁场中的导体,在通电的时候,导体内的电流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向一侧聚集。因为电流的产生其实是电子运动的结果,当一侧汇集过多电子之后,这一侧就会带上负电荷,另一侧因为缺少电子而带上正电荷。于是这两侧之间就会产生电势差,也就是产生一个电压,进而产生电场,于是其他电子会受到这个电场的作用力而不至于因为磁场力而发生偏转(电场作用力正好可以抵消掉磁场的作用力),就可以顺利通过导体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叫作霍尔电压,而这个现象就叫作霍尔效应。
当磁场和电场趋于稳定时,霍尔效应的强弱就会和导体在磁场中的方位角有直接关系,并且导体与磁场之间的夹角越大则霍尔效应越明显。于是通过这一原理就制成了手机中的这种霍尔传感器,通过它我们便可以知道所处的方位了。
当然,使用过手机上的指南针的朋友,可能都有遇到过:有时候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会不停的跳动,并且软件还会提示你校正。这是因为你所处的周围有其他比较强的磁场,由于受到它的干扰的结果才导致的。当你进行校正的时候,指南针会通过借助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来判读出哪些是干扰磁场,哪个是地磁场,于是就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
所以,手机上的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借助于地磁场以及霍尔元件实现的。另外,当我们所处环境有其他磁场干扰的时候,如果不进行校正,那么此时指南针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那么如何通过简单的方式判断手机是否支持指南针功能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去应用市场中下载可以检测手机传感器的软件,来查看是否有霍尔传感器;或者也可以下载一个指南针软件,查看它是否可用正常工作;另外还可以打开手机上的地图软件,查看自己所在位置是否是一个小三角,如果是的话就是支持的,否则只是一个小圆点那就是不支持。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对于手机的指南针你是怎么看的呢,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笔者的朋友,欢迎点赞转发加关注!
Bleeping Computer 网站披露,网络安全分析师发现 GoDaddy 管理服务器上托管的部分 WordPress 网站,被部署了大量后门,所有网站都具有相同的后门有效载荷。 据悉,这次网络攻击可能影响到许多互联网服务经销商,已知的包括 MediaTemple、tsoHost、123Re...
Google已经为Windows、Mac和Linux用户发布了Chrome 99.0.4844.84,以解决一个在外部被利用的高严重性零日漏洞。浏览器供应商在周五发布的安全公告中说:”Google已经得知CVE-2022-1096的一个漏洞存在于外部。” 99.0.4844.84版本已经在稳定的桌...
以色列似乎正在从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中恢复过来。据Haaretz和Kan的Amichai Stein报道,攻击者在周一晚上攻陷了几个以色列政府网站,其中包括卫生部、内政部、司法部和福利部网站。总理办公室的网站也受到了影响。以色列国家网络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称,现在所有的网站都已重新上线。 虽然以色列政...
2018年,英特尔、AMD、ARM曝出CPU安全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舆论一片哗然。虽然英特尔公司表示此次事件不仅仅是英特尔,还涉及AMD/ARM等厂商,且CPU 漏洞补丁基本不会给普通用户造成任何影响,但这次bug依旧被定为成行业大事件。 时隔几年,CPU又再次曝出一个大bug,有意思的...
Facebook正面临一场世界各地隐私法规“海啸”,这将迫使该公司大幅改变处理用户个人数据的方式。根据外媒获得的一份从Facebook泄露的文件,Facebook这场“劫难”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用户数据的用途和去向。 这份泄露的文件是由Facebook广告和商业产品团队的隐私工程师去...
在现在跟黑客直接对抗之时,美国政府官员正在为另一个更长期的威胁做准备:攻击者现在正在收集敏感的加密数据并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将其解锁。这种威胁来自于量子计算机,它的工作方式跟我们今天使用的经典计算机非常不同。 它们使用的不是由1和0组成的传统比特,而是可以同时代表不同数值的量子比特。量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