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客技术 > 正文内容

月销500万爆款(月销500万超级爆款是怎么来的)

访客3年前 (2022-01-09)黑客技术602

本文是我和供应链专家朋友Aye写的,文中的爆款也是和他一起开发的。

下图中的“削皮者三人组”是去年跨界圈的一次超级大爆发。年初到年底,百万亚马逊卖家有一个日出,人们因缺货而堵人抢货的情况并不少见。

我们合作的工厂从去年7月到今年3月,累计的出货300w套左右,我们累计出货50W套,利润过百万。

以下是这种爆炸从发展到被立即分成食物的全过程记录。

2018年1月,一位英国同行朋友给我发了一段 *** 视频,问我产品的来源。打开的时候是2015年上传的视频。乍一看,播放量不高,似乎没有亮点。

原地址:https://www. *** .com/watch? v=AaxnjKvvNGk

点击观看视频。

但是看了视频之后,我们对这个产品产生了一点兴趣。

“font-size: 16px;”>看起来功能多样,削皮、削片、削丝、做花刀、挖果瓤,软的硬的水果蔬菜都能削,无比顺滑,简直全能选手。我们赶紧打开搜索引擎各大电商平台开始找这个产品。



1-然而没有货源


找了 *** 和1688,没找 *** 源


托朋友问了台州的工厂(台州是塑料产品的产地),他们都表示没有做过。


在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速卖通,wish)看也没有竞品


最后,终于在ebay上找到了仅有的两个卖家,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在英国

顺便找到了这个产品的原厂家官网(https://www.polyzand.com.au/)


可以看到整个站点粗陋不堪,刺眼的红绿对比,胡乱分布的导航栏,有点基本素质的卖家估计都不会这样。



后来我们从“about us”得知站点经营者,也是这个产品的发明者是一位工程师,这样我们上面关于站点和推广的疑惑就解除了,毕竟工程师并不擅长卖家和营销的工作。


考虑到这个产品是澳洲公司的产品,然后从ebay唯二的两个卖家其中澳洲的那个卖家店里买了2套,结果过了几天也不发货,也不回复站内信。只好又从英国卖家店里下单了2套,过了2天,显示卖家发货了。


等了大概3周左右才到, *** 了以后直奔农贸市场,把能想到的蔬菜水果都买一些拿到场地,开始各种测试,没想到这小小的3个刨刀,出人意料的的好用, *** 视频里真的没有夸张的成分。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有商机的产品,在澳洲商标,专利相关的网站上地毯式查了一遍,可能因为这个产品销量不佳,原厂家甚至没有注册相关专利。




这时候决定和朋友的工厂自己开模做这个产品


一来我们比较相信自己的眼光,之前沙拉碗出了接近100w个


二来市面上没有竞品,产品也确实很棒,如果能做出来,短时间也不会有很多竞争可以分到之一杯羹。



2 – 联系工厂开搞


4月,让合作方联系温州的工厂(之前合作过上百万个沙拉碗),算开模价格,塑料件温州工厂表示可以很轻松搞定。


重点在于里面的刀片,看起来简单,但涉及到的工艺有点复杂,全国只有广东阳江一个地方能做,他们有渠道能解决,评估出来开模费用5~7w左右。


工厂收到样品后也很看好这个产品,于是开模费用一人一半,产品量产后我们有前期的产能买断,和更低价拿货权(我们4元/套,其他人12元以上)。



不过温州工厂和阳江刀片的工厂在开模的过程中,小问题不断,前前后后过了快4个月才做出来,前2周刀片的产能只有1000套左右一天,良品率也不高,1000做出来,要报废大几十套。


3 – 立刻引爆


7月,拿货,上架,广告开推。


第三天发现亚马逊有人copy了所有图片,当天就有Listing被打了Amazon Choice,又过了3天,发现这个产品居然到了Home&Kitchen类best seller之一名,一天的销量有上万单。


3天的时间单价从19.99美金打到了4.99美金,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这些卖家都是拿不 *** 的,我们供应商也反馈他和他的下线贸易商天天都被找货的人打爆了 ***




4 – *** 通知


有一天我们收到了一封自称是polyzand的版权持有人的警告信,要我们即可停止所有宣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开发到这一步,如果一旦因为侵权的问题,那就是功亏一篑了。不过说到侵权,做电商的其实多少接触过,很多专做爆款的工厂甚至开玩笑,一年到头都没有被投诉过侵权,那说明这一年一个爆款都没有做出来。话虽如此,要真是碰上国外的律所,比如国内跨境电商卖家熟悉的GBC,那就头大了。



这时候我们先是去澳洲商标专利网站查了一遍相关关键词,并没有发现注册记录。再者,我们的图片,视频都是自己拍摄,侵权中的商标,著作,专利,其实都可以规避。想到这里,我们并没有下架产品,当然,如果国外厂家较真,其实也有隐患,所以我们是冒了一些风险,后续结果还是很值的,好在之后对方也没有后续跟进。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个产品压根没有注册过专利权,所以只要素材没有侵权,对方没有办法拿你怎么样。



5 – 开始出现抢货问题


由于亚马逊和FB上都卖爆了,但他们没有货,有人打听到了我们温州合作工厂的地址,组织了一波人,带着现金,跑到我们合作工厂堵门堵车堵人抢货,吓得工厂连夜转移地方,然后每天去抢货的人越来越多。


一直过了大约2个多月才有其他工厂出这个货。

工厂从去年7月到今年3月,累计的出货300w套左右,我们累计出货50W套,利润过百万。



6 – 选品的思路


经过了这么多产品,我们自己也总结了一套爆款的选品思路:


社交 *** 的随意性


首先在社交 *** 上卖货,与搜索引擎的目的性很强不同,搜索引擎是针对现有固定的需求而产生的广告。


但社交 *** 是十分娱乐化的,大家就是图个乐,所以有很强的随意性,本来不想买的,看着有兴趣的就点击下单了。


这启发我们基于社交 *** 的产品至少得具有一定的趣味、独特、创意…等属性。


避免主观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不相信任何 *** 的广告,有需求只会去 *** 搜索或者找人推荐,看到这种基于社交 *** 的电商,他之一句话就是:这东西有人会买嘛? 和国内大平台一统天下不同的是,国外各种服务于细分市场的独立站十分兴盛,所以,不要过于主观,用调研和数据说话。


丰富的信息源


基于Alex排名

并非所有的基于shopify的电商网站用的都是dropship的模式,还有很多店铺是自备货源,建立品牌和口碑,流量来源更多样,当然也更健康。 这里是所有shopify的商店基于Alex的排名:


https://myip.ms/browse/sites/1/ipID/23.227.38.0/ipIDii/23.227.38.255/sort/6/asc/1#sites_tbl_top


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模式、流量来源等等信息,如果遇到dropship的店,可以分析其选品和着陆页的设置方式,相信会有一定启发。


基于Flippa

Flippa是一个网站交易平台 https://flipp ***

可以用来看一些比较成功的网站的选品、运营、ROI等等更深层的信息,一个网站想要卖出去,肯定要给买家们足够详细的信息,如ROI和广告投放,相信也会对大家有一定启发。

 

基于特定网站

通过持续观察某个网站,观察其选品更换新品的节奏与规律 这里提供一个月流量百万的站点 https://phonebibi.com/


上了哪些产品?为啥要上?多久后又上了新品? 挖掘到网站相应的pinterest等其他社交账号,可以观察到他的选品运营思路。比如上面说到的phonebibi的Pinterest账号:https://www.pinterest.com/phonebibi/


7 – 我们的启发


纵观整个推广过程,这个产品给我们的启发非常大。


1-爆款设计者和推广者基本不是一个人,这个产品的设计者,澳大利亚的那位工程师,其实他才是最冤的,因为没有推广能力也没有注册专利,绝大部分利益被我们这些同行吃掉,就算 *** 也因为没有专利基本无法实施。

2-之一个开发产品的人和赚到钱的也不是同一个人,及时跟卖不影响学习,跟卖拼的是信息敏锐度和执行的速度,很多卖家没货就敢上几千几万美金的广告。

3-产品重要性大过广告,广告是助推,产品是核心。当我们从流量驱动越来越走向产品驱动,当Facebook广告的投放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跨境电商比拼的只剩下供应链。


4-没有供应链优势,就算产品推爆,也很难维持优势。这个问题我们作为流量出身的人深有体会,很多产品我们自己没有稳定的供应链或者工厂,任何人都可以拿到产品,即便我们推广出去这个产品,最后也会被立刻抄袭分食,毫无积累和沉淀。

5-平台和独立站都有布局的必要,反观我们推爆的很多产品,无论是自己推还是被抄袭,大多都会从Facebook一路火到亚马逊等平台,用户的需求是多元的,并非独立站比平台适合做品牌,平台比独立站适合卖货这种偏激的论调。

6-未来的跨境电商是品牌,供应链,流量运营的多重竞争,我们长期看好国内优质的供应链,相信在独立站这个平台上,一定会诞生非常成功的中国品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w-123.com/100554.html

“月销500万爆款(月销500万超级爆款是怎么来的)” 的相关文章

Microsoft Defender 出现严重误报:自家 Office 更新被检测为勒索软件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今天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误报事件,竟然将自家的 Office 应用程序更新 OfficeSvcMgr.exe 检测为勒索软件。今天早些时候,系统管理员在更新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时注意到了恶意程...

新型 LokiLocker 勒索软件会擦除整个 PC 上的文件

黑莓威胁情报(BlackBerry Threat Intelligence)团队刚刚发出警报 —— 一款自 2021 年 8 月存续至今的 LokiLocker 勒索软件,正在互联网上传播肆虐。据悉,该恶意软件采用了 AES + RSA 的加密方案,若用户拒绝在指定期限内支付赎金,它就会擦除其 PC...

一款家用新冠检测电子试剂盒存在漏洞 可让用户伪造结果

一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Cue Health公司家用COVID-19检测试剂盒的一个漏洞,可能会让用户伪造结果。Cue Health的COVID-19检测试剂盒是一种蓝牙操作的分子测试,可以在20分钟内检测出阳性标本。该系统使用鼻拭子测试冠状病毒,鼻拭子被插入一个一次性盒中,由电池供电的Cue阅读器进...

SIM卡调换黑客被捕,曾盗窃受害者银行账户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西班牙国家警察局(National Police ía Nacional)上周表示,该局捣毁了一个未命名的网络犯罪组织,并逮捕了8名涉嫌与一系列以金融欺诈为目的的 SIM 卡调换攻击有关的罪犯。 犯罪团伙的嫌疑人伪装成银行和其他组织有信任力的代表,使用...

FBI 称 2021 年互联网犯罪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超过 69 亿美元

根据FBI的年度互联网犯罪报告,2021年人们因互联网犯罪而损失了超69亿美元,这比2020年猛增了20多亿美元。该报告于周二发布,包含了向美联邦执法机构的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报告的最普遍的互联网诈骗信息 资料图 据FBI介绍称,2021年共有847,376起互联网犯罪投诉,虽然比2020年只增加了...

因未能披露挖矿对业务的影响,英伟达被罚 550 万美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5月6日发布声明,称对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指控,双方已达成一致,英伟达承认未能充分披露挖矿对其游戏业务的影响,同意支付550万美元的罚款。 此前,SEC认为,从 2017 年开始,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英伟达生产的游戏显卡(GPU) 来挖掘加密货币,但在2018财年的...

评论列表

只影鸽屿
3年前 (2022-07-19)

思路经过了这么多产品,我们自己也总结了一套爆款的选品思路:社交网络的随意性首先在社交网络上卖货,与搜索引擎的目的性很强不同,搜索引擎是针对现有固定的需求而产生的广告。但社交网络是十分娱乐化的,大家就是图个乐,所以有很强的随意性,本来不想买的,看着有兴趣的就点击下单了。这启发我们基

边侣栖迟
3年前 (2022-07-19)

产品,然后从ebay唯二的两个卖家其中澳洲的那个卖家店里买了2套,结果过了几天也不发货,也不回复站内信。只好又从英国卖家店里下单了2套,过了2天,显示卖家发货了。等了大概3周左右才

可难尢婠
3年前 (2022-07-19)

有发现注册记录。再者,我们的图片,视频都是自己拍摄,侵权中的商标,著作,专利,其实都可以规避。想到这里,我们并没有下架产品,当然,如果国外厂家较真,其实也有隐患,所以我们是冒了一些风险,后续结果还是很值的,好在之后对方也

柔侣槿畔
3年前 (2022-07-19)

23.227.38.0/ipIDii/23.227.38.255/sort/6/asc/1#sites_tbl_top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模式、流量来源等等信息,如果遇到dropship的店,可以分析其选品和着陆页的设置方式,相信会有一定启发。基于FlippaFlipp

语酌鸢栀
3年前 (2022-07-19)

较成功的网站的选品、运营、ROI等等更深层的信息,一个网站想要卖出去,肯定要给买家们足够详细的信息,如ROI和广告投放,相信也会对大家有一定启发。 基于特定网站通过持续观察某个网站,观察其选品更换新品的节奏与规律 这里提供一个月流量百万的站点 https://phonebibi.com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