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客技术 > 正文内容

一招:裂变 *** 论3点核心要素

访客6年前 (2018-10-10)黑客技术1053

我写过一次海报裂变的操作流程,当时看完文章并且去操作的人还不少。但事后给我的反馈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这其实也验证了一个观点, *** 如果没有 *** 论做指导,长久来看,也只是杂乱无章的动作。

这是因为——

(1)没想通how与why的逻辑关系。你知道是这么做,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2)没有谁的执行步骤能完全能复制,因为总归会有各种突 *** 况的发生。

在我看来,如果只是懂了 *** ,却不能演化推理出自己 *** 论,那么即便能做成,更多也是种偶然。

所以,今天文章目的是拆解我的裂变 *** 论,来给各位一些参考,即三个核心元素。

感知零风险

过程傻瓜化

结果高回报

感知零风险

试想一下——

如果分享的产品,会显得你很low,你会分享吗?

如果这是一个假劣产品,你敢分享出去吗?

相信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

比如一线城市的精英人群就不会转发拼多多,他们需要能够在咖啡馆里优雅谈论的东西。

说得好像简单,零风险就是要让用户转发过程不丢人。但是把 *** 落地,你还得这么做——

因为有背书,你才分享

比如知识微课的海报传播,总是带上大咖的联名背书。比如微信淘客刚火那阵儿,喜欢用官方合作这些字眼,来博取信任。

即使用户不了解你的产品,只要他们认大咖和权威,就能快速建立起信任感,在信息爆炸且琐碎的时间里,就愿意在你身上多花一点时间。

因为显得自己有品位,你才分享

要让用户显自身品位,就得先满足用户的优越感。正如商业周刊说的那样,欲望是不可遏止的生产力。

你可以看看那些测性格,测内心的游戏,不管怎么填,结果都是变着法子夸你。如果不这样,谁还肯转发到朋友圈秀一下呢。

因为装是人性的原欲。这也是为什么做地方公众号,有一个很重要的增粉技巧就是多夸本地人。

除了这些直白地夸奖赞美,其实还有多种 *** 能够满足用户优越感。

常常能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某篇文章,关于某个行业的高深解读,能显得自己专业,至少也证明自己最近在学习。这是在分享知识。

再如子弹短信,大伙都好奇子弹短信为什么能够获得1.5亿的融资。身边朋友也都在问:“你下载子弹短信了吗,我们加个子弹好友吧。” 好像没有下载子弹短信,就被潮流淘汰似的。这是猎奇心理。

所以你要能满足用户优越感,用户就会为了彰显自身品位,多半帮你转发传播。

因为凸显关心,你才分享

luckin coffee App内一直在主推「免费送给好友咖啡,各自得一杯」的活动。

这是因为给用户展示“利他”的文案,比“利己”的文案更容易带来转化。

比如知识付费领域,告诉用户「邀请好友可以获得20元」的效果就不如「给你好友赠送20元的学习经费」更打动人。

就像我之前操作的一次裂变活动。针对大学生群体,发起了「海底捞,我们一起霸王餐」的活动当时抖音让海底捞火了,算是蹭热度。

鼓励用户参与活动,一人抽中,可以带上3个好友一块免费吃海底捞。为了能提高整体中奖几率,用户会主动转发给自己的舍友和朋友,让他们也一块参与活动。

过程傻瓜化

漏斗效应,指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由上而下的衰减趋势。裂变营销也是同理,如下图。

图中是一个常用的裂变流程,可以很清楚看到,随着步骤增多,用户流失也越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想办法缩短步骤流程。

但只减少用户步骤完全不够,《箴言书注》一书说到“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事情”。

如果你的过程十分复杂,既要用户做这个,又要用户做那个,比如邀请好友,还得让用户手动统计邀请了多少人,这就太麻烦了。

大白话来讲,就是步骤要少,过程要简单。

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 就是利用裂变工具。所以需要去微擎,有赞上找,那么多裂变插件和工具,总有你需要的 。

结果高回报

即使分享有点风险,过程比较繁琐,但只要回报够高,照样能够裂变起来。

比如抽奖裂变这种玩法。

表的价值肯定不是2980元,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多半因为贪就抱着试试的心态,触发沉没效应和蔡格尼克效应,想要把游戏玩下去,就会转发到3个微信群。

高回报是最重要的核心,但其实也更好落地。因为无非分为2种,要么特惠,要么特权。

比如每日一淘的销售总监的奖励,给的就是特权+特惠。

特权是可享受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特惠指的是各种奖金,佣金和补贴。对于在家照顾孩子的宝妈来说,这个诱惑可不小呢。

心得总结

感知—过程—结果,这是一个完整的用户心理体验过程,也是这篇文章的逻辑线路。

每个环节要找到用户最在意的部分,这样就容易打开他们心锁,比如感知零风险—过程傻瓜化—结果高回报。

最后,把80%的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比系统全面地推进,要更容易成功。

公众号:俞木木

原文地址:http://lusongsong.com/reed/10863.html

来源:卢松松博客, *** /微信:1334045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w-123.com/38137.html

标签: 黑客

“一招:裂变 *** 论3点核心要素” 的相关文章

Microsoft Defender 出现严重误报:自家 Office 更新被检测为勒索软件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今天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误报事件,竟然将自家的 Office 应用程序更新 OfficeSvcMgr.exe 检测为勒索软件。今天早些时候,系统管理员在更新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时注意到了恶意程...

Windows Security 获新功能:可阻止安装恶意驱动程序

Windows 10/11 系统中的 Windows 安全中心现在变得更令人安心了。正如微软操作系统安全和企业副总裁 David Weston 所宣布的那样,内置的免费 Windows 杀毒软件现在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可以防止脆弱的驱动程序。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在 Windows 11 系统中看到这个选...

开源模块维护者破坏代码,只为抗议乌克兰战争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广泛应用于 Windows、 Linux 和 Mac 环境的开源模块的维护者最近破坏了它的功能,以抗议乌克兰的战争,大众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与软件代码依赖相关的潜在的严重安全问题上。 Node-ipc 是一个用于进程间通信的 JavaScrip...

透明部落黑客针对印度官员发动新一轮黑客攻击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2021年6月,一个可能来自巴基斯坦的攻击者与一个针对感兴趣目标的后门攻击有关,该攻击使用了一种基于 windows 的远程访问木马,名为 CrimsonRAT。 Cisco Talos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与The Hacker New...

美参议员关注黑客利用警察的电子邮件账户窃取用户数据一事

美国参议院议员开始注意到关于黑客伪造”紧急数据请求”以获取苹果等科技公司数据的报道,其中一位开始调查隐私问题。3月29日,一份报告显示,黑客正在利用其所俘获的政府和警察电子邮件账户,使他们能够假装成执法官员。通过使用电子邮件账户和连接服务,黑客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向科技公司索取数据。 具体来说,黑客们...

Conti勒索软件团伙“内讧” 分享诸多内部聊天记录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Conti 勒索软件团伙于周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激进的亲俄信息后,该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据信是乌克兰人)泄露了该团伙的内部聊天记录。 这条公开的亲俄信息似乎让 Conti 的一些乌克兰成员感到不快,其中一人黑进了该团伙的内部 Jabber/XMPP 服务器。今天早些时候...

评论列表

寻妄梦息
2年前 (2022-05-29)

过程傻瓜化 漏斗效应,指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由上而下的衰减趋势。裂变营销也是同理,如下图。 图中是一个常用的裂变流程,可以很清楚看到,随着步骤增多,用户流失也越大。这意味着,我

颜于栖迟
2年前 (2022-05-29)

要这么做。 (2)没有谁的执行步骤能完全能复制,因为总归会有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 在我看来,如果只是懂了方法,却不能演化推理出自己方法论,那么即便能做成,更多也是种偶然。 所以,今天文章目的是拆解我的裂变方法论,来给各位一些参考,即三个核心元素。 感知零风险 过程傻瓜化 结果高回报 感知零风

边侣七凉
2年前 (2022-05-29)

,你才分享 比如知识微课的海报传播,总是带上大咖的联名背书。比如微信淘客刚火那阵儿,喜欢用官方合作这些字眼,来博取信任。 即使用户不了解你的产品,只要他们认大咖和权威,就能快速建立起信任感,在信息爆炸且琐碎的时间里,就愿意在你身上多花一点时间。 因为显得自己有品位,你才分享 要让用户显自身品位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